在地缘政治的角力场上,叙事权的争夺已然白热化。当长安街上受阅的中国方阵以不可阻挡之势前进时,正向世界宣告:有些真相,是炮弹轰不垮,推土机也铲不平的。
原本,天安门城楼上应并肩站立的五国元首,最终却因缺席而构成了一幅大国博弈的残缺拼图。9月3日,当普京的专机航线与特朗普的行程表错身而过,这场曾被寄予厚望的、旨在重聚反法西斯同盟精神的盛会,已然沦为地缘政治的牺牲品。
回溯2015年那场载入史册的阅兵式,普京与奥巴马曾并肩而立,红旗与星条旗在长安街上交相辉映。而今,当镜头扫过观礼台上的空椅,解说词中“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”的提法,便显得格外孤单。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场外,美军舰正穿梭于台湾海峡;场内, “勿忘历史”的标语,在战机的轰鸣声中震颤。
然而,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早已布下天罗地网。在东欧,华沙郊外的深夜,起重机吊起最后一座红军雕像;爱沙尼亚拆除T-34坦克纪念碑的现场直播,吸引了百万点赞;拉脱维亚甚至将青铜战士像熔铸成现代艺术品。这些被东欧国家标榜为“去殖民化”的行动,实则是北约东扩的一场精神清场——当苏军解放者的身份被改写为占领者,俄罗斯在二战史中的地位便被釜底抽薪。
展开剩余63%莫斯科的历史学者们翻出了1945年的盟军协定,其中第59条明确规定胜利纪念碑永不可移动。但如今,北约的推土机似乎比坦克更具杀伤力,它们碾碎的不仅是青铜,更是雅尔塔体系的最后基石。俄罗斯外交部愤怒指控这是“掘墓”之举,而西方媒体却轻描淡写地将其定义为“城市改造”。
这种对历史的篡改,渗透到教育和文化领域。波兰的新课纲中删除了库尔斯克战役,法国中学则移除了斯大林格勒章节。好莱坞电影《决战中途岛》抹去了中国战场的贡献,而俄罗斯剧集《解放》则在欧洲遭到禁播。甚至在维基百科上,关于二战贡献词条的编辑战,日均交锋高达47次。
最致命的武器,或许是算法。当TikTok向Z世代推送苏军暴行短视频,当Instagram将朱可夫元帅的照片标记为敏感内容,历史的真相正在数字洪流中逐渐溺亡。调查显示,如今只有3%的德国青年了解中国抗战,而美国的00后则认为诺曼底登陆是美军的独角戏——记忆的消亡,比肉体的死亡更快。
当长安街上的受阅方阵踏着《钢铁洪流进行曲》前进时,千里之外的广岛和平公园,正举行原子弹受害者纪念活动。东西方对8月的不同定义,恰如历史罗生门的缩影:有人铭记胜利日,有人祭奠灾难时。
然而,中国战场十四年的浴血奋战,不容任何人磨灭。淞沪会战拖住了日军北上的铁蹄,武汉保卫战粉碎了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。当俄罗斯媒体播放中国老兵胸前的卫国战争纪念章,当美国二战博物馆新增台儿庄战役沙盘,历史的经纬终将刺破谎言的幕布。
天安门城楼上的空位,是一记警钟:当大国拒绝共享记忆,人类便永无宁日。那些被推倒的铜像或许终将重铸,但如果历史共识的基石崩塌,再盛大的阅兵式也无法奏响和平的乐章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启牛配资-杠杆配资平台-在线配资交易网址-全国前三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