蓉城八月,盛夏流光,活力飞扬。
今日,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成都世运会”)将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开幕,世界体育健儿齐聚成都,以体育的名义,奏响“运动无限,气象万千”的激昂乐章。
这是成都与世运会的首次牵手。成都大运会之后,我国西部地区再次举办大型国际综合性赛事,一个双向奔赴、彼此成就的美好故事,将续写精彩篇章。
这是中国与世界的欢乐相会。世界运动会是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,承载着人们对和平、友谊、包容的共同期待。运动员们在竞技比拼、自我超越中,也将携手绘下“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”的时代画卷。
这是历史与未来的交汇交织。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,在蓉城大地焕发光彩,“公园城市·幸福成都”透射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。从世运会这一窗口,成都将展示更开放包容的中国,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。
携手世界,点燃梦想;相约成都,共享世运。
盛会即将启幕,成都准备好了!
世运之约
相聚成都共度精彩时光
展开剩余87%8月3日,成都世运会运动员村开村。开村仪式上,醒狮腾跃、鼓震云霄,成都向全世界参赛者发出“欢迎回家”的诚挚邀请。
3个城市、6个点位、120名火炬手参与……7月26日,世运会史上首次火炬传递从三星堆博物馆出发,途经金沙遗址博物馆、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、武侯祠和三苏祠在兴隆湖湿地公园结束。
从“古蜀之光”到“万千气象”,“竹梦”之火穿越古今,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(IWGA)总经理尚塔尔·波伊说,这是迄今为止最美的火炬传递,“一段精彩的时光”。
成都世运会共设34个大项、60个分项、256个小项,项目设置既有武术、龙舟、地掷球等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项目,也有跑酷、飞盘、无人机竞速等洋溢青春活力的新兴项目。
办好世运会,是成都服务国家大局、积极兑现国际承诺的使命担当,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,加快建设“三中心一基地”的题中之义。
在筹备工作中,成都始终紧扣“简约、安全、精彩”的办赛要求,将其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。
6月26日,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全民健身馆内,成都世运会壁球、短柄墙球项目场馆改造工作正在进行。
过去3年,这里已经成功举办过成都大运会乒乓球项目、世乒赛、汤尤杯等重磅赛事。现场负责人黄刚介绍,改造中,在利用既有场馆设施的同时,玻璃格子、临时坐席、看台区域的搭建,甚至连比赛区域的木地板都采用了租赁方式。
世运会竞赛场馆(场地)建设坚持节约集约原则,27个竞赛场馆(场地) 中有18个为既有场馆局部功能调整、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,没有新建场馆,最大限度节约建设成本。
老场馆焕新,新赛场宜人。兴隆湖上,龙舟、皮划艇马拉松等水上项目运动员在竞技的同时,能感受碧水蓝天的畅快;在草地、沙滩等自然场地上进行的跑酷、铁人两项等项目,透射着 “生态宜居”与“体育赛事”的有机结合,让选手与观众都能沉浸在绿色的怀抱中。
科技赋能赛事。“成都造”机器人组成的“特殊服务军团”进驻成都世运村,提供配送、零售、巡逻等全方位保障,这是世运会首次构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末端配送系统;“镗钯”机器人将在赛事中担任“啦啦队”角色,实现多个机器人协同的群舞……
办赛事就是办城市。从场馆建设到赛事运营,再到氛围营造……成都将城市特色元素融入赛事各环节。节俭、低碳、智慧、科技……世运会的筹办,彰显了城市的硬实力,更展现出成都的独特气质。
城市即家园。秉承“绿色、共享、开放、廉洁”的办赛理念,从世运会这一窗口,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鲜活场景里,一个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,也更加明晰可感。
以赛为媒
公园城市搭起崭新舞台
“这不是一场只由专业运动员参与的赛事,而是整个城市都参与进来的节日。”成都HUDDLE腰旗橄榄球俱乐部主理人郑宇江的话,阐释着赛、城、人的关系——
赛赋予城新潮消费场景,赋予人全新精神风貌。
“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体验新奇的世运项目。”在成华区二仙桥街道火车头广场举行的社区运动会上,市民李女士感慨,“运动场”被搬到“家门口”,健康离生活更近了。
在香蕉攀岩成都环贸ICD店,半小时就有近30名攀岩爱好者前来体验。店长曾宇佳介绍,“试营业期间,门店最高单日接待客流超700人次。接下来还将在凯德天府打造西南最大门店。”
“世运热”持续升温,跑酷、飞盘、攀岩、射箭等小众运动开始深入大众生活。新潮玩法被不断激活,传统运动释放出更强热力……在成都,各项运动需求日渐旺盛,赛事流量正转化为经济增量。
今年,成都预计举办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超80项,力争实现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达800亿元、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1500亿元。
以赛为媒,成都启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,擦亮“公园城市·幸福成都”品牌,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。
“世运有礼 成都等你”暑期消费季将从6月持续至8月,在成都全域推出一系列主题活动与优惠措施;围绕世运会主题,成都将推出100个精品消费新场景,重点打造10余个文旅特色新场景;成都票根优惠打卡地图2.0版已上线,欲以“小票根”撬动“大市场”……
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的风潮正席卷成都。
“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去了,霹雳舞看了,跑酷、攀岩体验了!”7月,西安游客张文文来到成都世运会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天府新区站,提前感受世运的炙热氛围,“成都世运会门票刚在全球开售,身边就有很多人晒出了‘世运订单’。”
“成都生活质量很高,市民非常幸福。希望运动员们能够在比赛之余,融入成都人的生活当中;希望成都市民在观赛之余,能与运动员交流,学习新的运动。”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·佩鲁雷纳期待满满。
借力赛事的带动效应,“体育+”新文旅标签加速构建,在“文旅+百业”“百业+文旅”融合发展路径上,成都持续探索。
今年上半年,成都已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1.4万余场,其中,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55场,带动“演艺票根”综合消费31.5亿元;395家首店落户成都,超180场高能级首展首秀等首发活动在蓉举办,城市品牌吸引力持续提升。
从申办到筹办,再到举办,一路走来,成都世运会改变着城与人。
透过世运会,一个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、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、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、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、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、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款款而来。
敞开大门
开放成都尽显万千气象
8月3日上午,成都天府国际机场,30名新加坡运动员顺利入境,他们将在成都世运会首个比赛项目软式曲棍球中亮相。
“我们开设了专用通道,应用一体化智能通道快速完成海关检查。”成都海关关员彭允说,成都海关还与北京、上海等8个海关建立通关监管协同保障机制,为涉赛人员、物资提供“7×24小时”通关服务。
开放成都,敞开大门,迎接八方来客。
“太方便了!刷国际银行卡就能坐地铁。”萨尔瓦多游客玛利亚刷万事达卡进入了地铁站。
“我来过成都好几次了,对这次购买很满意。”来自荷兰的耶乐在春熙路一家商场里收获了“即买即退”的良好体验。
如今,成都已有超400家离境退税商店、103家“即买即退”商店,累计外卡收单商户约6.5万户。今年10月,成都还将投用首个市内免税店,进一步便利外国游客购物。
入境游全链条式服务进一步完善,成都不断绘就内陆腹地的开放轨迹,释放出强劲“磁力”和无限“引力”。
今年上半年,选择从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外国人达79万余人次,较去年同期增长58.5%。世运会期间,预计境外客流将进一步增长。
一场世界级的盛会,折射出一个开放的成都。
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,上半年,成都双流、成都天府两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4350.4万人次、货运吞吐量57.2万吨;中欧班列(成渝)开行近3000列,运输货物超24万标箱,开行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。
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,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、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科技交流大会、2025“投资成都”全球招商大会相继在蓉召开,成都“朋友圈”持续扩容,国际友城总数达247个。
积极稳外贸稳外资,超5000家外资企业集聚成都,2024年成都外商直接投资16.71亿美元,居中西部第一。“成都造”动画电影《哪吒2》为世界看中国打开一扇新窗口,更多“蓉品”加速“出海”。
“我的成都记忆是这里的美景、美食和文化,是传统、现代和创新的融合,是豁达包容的成都人,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。”中国驻塞舌尔大使林楠如是感叹。
体育是人类共通的语言,也是文明互鉴、民心相通的桥梁。为梦想拼搏,是运动健儿们的坚定,也是成都一贯的坚持。
从“大运”到“世运”,成都将再向世界奉献一场兼具国际标准、中国风格、巴蜀韵味的体育盛会,生动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。
成都,满怀期待。人与人、心与心、梦与梦将在这个炽热的8月热切交融,每一个你、我、他也会在这个火热的盛夏热情相拥。
成都人,心怀友好。相信在接下来的相聚中,会以用心、耐心、诚心、真心当好东道主。
五洲四海的老友新朋,成都欢迎您!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马玉宝 吴喆
发布于:四川省启牛配资-杠杆配资平台-在线配资交易网址-全国前三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