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足球青训最近有点忙。六月底新疆喀什刚办完第二届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,七月初沈阳又紧锣密鼓地搞起了"和平杯"。这两场比赛看着都是小孩踢球,门道可大不一样——一个专练俱乐部梯队,一个专挑各国国少队过招。
山东泰山队的小伙子们最近成了香饽饽。刚在喀什踢完六场比赛,队里八个主力转头就披上了国字号战袍。有意思的是,他们在喀什的老对手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队,也有七个队员出现在对方国少队阵容里。更巧的是,中乌两国少年军在沈阳碰头时,咱们的小将愣是补时阶段绝杀对手,把喀什那场的胜负关系给翻了个面。
这种"俱乐部练级,国家队验货"的模式,在行家眼里可是宝贝。十年前"潍坊杯"火的时候,鲁能足校每年能接待十几支外国青年军,现在这类赛事却成了稀罕物。今年喀什能凑齐四支全运会种子队外加三支外国劲旅,已经算是疫情后最硬核的青少年国际赛了。
搞青训的都知道,小孩踢球最怕闭门造车。日本同龄球员每年至少打二十场国际比赛,咱们的尖子生呢?以泰山05年龄段为例,三年间就踢过两场外战。这次入选国少的梅州客家小球员更惨,整个职业生涯的国际赛经历就是喀什这六场——其中三场还是和国内球队切磋。
足协最近在琢磨新招数,比如让全国青少年联赛冠军和外国球队过招,或者在精英联赛里插几支外卡队伍。但问题是现在各俱乐部都紧巴巴的,连出国拉练的机票钱都要精打细算。沈阳这次办"和平杯"还算阔气,请来了日韩澳等六国国少,可这类比赛一年能办几回?
喀什当地倒是尝到甜头了。把足球赛和旅游节绑在一块儿办,戈壁滩上的球场愣是坐满了各族观众。听说已经有俱乐部在打听明年第三届的报名事宜,毕竟能在家门口和外国球队真刀真枪干几场,比关起门来练半年都管用。
青训这事就像腌咸菜,光有好原料不行,还得靠老汤养着。现在咱们的"老汤"里,国际比赛这味调料还是放得太少。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
启牛配资-杠杆配资平台-在线配资交易网址-全国前三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